動物遺傳育種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立足四川,放眼世界”,聚焦學科前沿,以四川動物遺傳改良為總體目標,堅持服務于中國畜牧業重大需求,重點解決我國養殖業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為本領域科學知識傳播、專業人才培養和提升我國養殖業的科技水平服務。
一、 畜禽遺傳資源評估與種質創新
評估畜禽種質資源,開展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研究,發展育種理論與技術體系,培育畜禽新品系(種),實現育種技術創新和應用。立足市場需求,近年來成功培育了“大恒肉雞”、“蜀宣花牛”、“簡陽大耳羊”,“川藏黑豬”等新品種(配套系)。研究提出各新品種(配套系)適用的配套生產技術,建立了相應的良繁體系,新品種(配套系)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為我省畜牧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做出了突出貢獻。通過對瀕危四川白兔種質資源搶救性保護與利用技術研究,維護了四川地區生物資源多樣性。
二、 畜禽功能基因組研究
構建國內一流的基因組學研究平臺,發展畜禽組學新方法新技術,開展動物種質資源評價與利用、重要性狀基因的克隆和表達、宏基因組測序技術,篩選適合的抗病基因,研發更高效的檢測技術。從多組學層次深入闡明畜禽重要性狀形成的調控機理,為畜禽遺傳改良提供基因資源,系統闡述了大恒肉雞、川藏黑豬,蜀宣花牛以及地方品種的重要功能基因調控經濟性狀的分子機制。
三、 畜禽生產配套技術研究及推廣應用
從產業鏈的各個層面,研究現代化規模化養殖模式下畜禽高效、安全生產的新技術。肉雞研究團隊開展全環控雞舍建筑設計、布局和通風的模型設計和擬合,為科學地設計全環控雞舍提供數據支撐。生豬研究團隊開發出豬舍掌上遠程控制APP軟件,實現智能化控制。草食家畜研究團隊開展了肉牛養殖模式共性技術研究,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搭建智能養殖系統,探索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資源的高效整合利用。畜牧業經濟與生產系統研究團隊創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耕地畜禽承載力評價技術體系;研究提出了耕地畜禽承載力關鍵參數,解決了快速準確評價耕地畜禽承載力、合理規劃布局養殖量、區域種養平衡配置的難題,為不同種養模式產業規劃布局、養殖糞污減排及政府預警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科學依據。
大恒肉雞川藏黑豬、蜀宣花牛、簡州大耳羊等一系列新品種的推廣應用,產業影響巨大,對于推動產業發展、產業扶貧等發揮了巨大作用。
近年來,實驗室聚焦國家產業重大需求,承擔和完成了一批國家級科研項目,在畜牧業種質創新、重要性狀組學解析、繁殖生物技術等重點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影響力的成果,培育了包括雞、豬、牛、羊兔等多個新品種(系),為我國動物種業、養殖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實驗室已發展成為西南地區及我國畜牧遺傳育種與繁殖科學的重要科研機構之一,培養了一批科研及行業高級人才,是本領域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